在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中,红色精神始终是铸魂育人的核心力量。雄安干部培训基地立足本地红色资源,以《小兵张嘎》这一经典红色故事为切入点,将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深度融合,为干部队伍注入信仰之力、担当之魂。这一实践不仅传承了白洋淀的红色基因,更赋予雄安新区建设以精神动能。
一、小兵张嘎精神:红色教育的鲜活教材
《小兵张嘎》作为红色经典,塑造了一个在抗日战争中成长的小英雄形象。张嘎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牺牲、老钟叔被捕后,毅然投身革命,以机智和勇气与敌人周旋,最终成长为一名八路军战士。他的故事展现了“忠诚、勇敢、坚韧”的革命精神内核,这正是当代干部需锤炼的品质。
在雄安干部培训基地的课程设计中,张嘎的故事被提炼为“理想信念教育”的典型案例。通过情景教学、实地探访等多元形式,干部学员得以身临其境感受战争年代的艰险与信仰的力量。这种沉浸式学习,让红色精神从历史文本转化为现实行动的参照。
二、雄安干部培训基地:红色基因与现代使命的桥梁
雄安新区不仅是国家发展的“未来之城”,更是红色文化的传承高地。雄安干部培训基地依托白洋淀地区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,将“雁翎队精神”“小兵张嘎精神”与新时代干部培养目标结合,打造特色课程体系。还原白洋淀游击战的真实历史,深化干部对“斗争精神”的理解。
此外,基地创新开展“红色精神与新区建设”专题研讨,引导干部从张嘎的“嘎气”(即灵活应变的能力)中汲取智慧,思考如何将革命年代的创新思维应用于智慧城市、生态治理等现代课题。这种“以史鉴今”的教学模式,使红色教育跳出单一的历史叙事,成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引擎。
结语:以红色之火点亮未来之城
雄安干部培训基地的探索证明,红色故事不仅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未来的指南。通过深挖《小兵张嘎》等本土红色IP的价值,基地为干部教育提供了“有血有肉”的教材,助力他们在新时代建设中既保有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坚韧,又具备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魄力。正如徐光耀创作《小兵张嘎》的初衷——让英雄的精神“活在后人心中”,雄安干部培训基地正以创新实践,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生,培育更多有信仰、有担当的“嘎子式”干部。